图/Shutterstock 文/植西聪
不生气的方法1
把自己的意识抽离愤怒,也是平息怒火的方法之一。
心理学有个学术名词叫做解离(Dissociate)。这个英文单字原本是指分离、拆开。因此,解离在心理学上的意思,就是「先跳脱情绪,再客观的检视自己」。
假设自己已经感受到强烈的怒气,这时就要先把负面情绪,从自己的精神状态中抽离,再客观的检视自己。
这幺做,就会觉得:「自己竟然会为这幺点小事生气,真是难为情!」那幺你就可以冷静看待自己。才能再进一步冷静判断,知道感情用事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把自己和对方的关係搞得更僵硬。因此,只要提升自我检视的能力,就不会被愤怒所耍弄。
换言之,解离也可以避免自己产生消极的心态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藉由闭目沉思,或把状况写在纸上,透过这样的习惯,来提升自我检视的能力,让自己客观的检讨本身的情绪管理。
大家可以透过这两个方法,训练自己跳脱糟糕的情绪。
钝悟:愤怒的时候闭目沉思,或者写写字。
不生气的方法2
心理学所说的解离,是一种客观检视自己的方法。
把状况书写在纸上,就可以落实这个方法。对个性易怒,或是因愤怒而失败的人而言,这个效果尤其显着。因为这幺做,就可以有效避免自己怒气爆发。
在身边放一本手帐或笔记本,日常生活当中,只要一生气或想发脾气时,就可以把状况写出来,像是「又被上司碎唸了,但是生气也没有用。」、「那个朋友竟然忘了我昨天说的事,我快被气疯了。」、「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,我真的快被急死了。」试着用简单的句子,把愤怒的感觉写出来。
透过写字,就可以客观的检视自己,让自己抽离负面情绪,就可以站在远处,冷静的观察自己。这就是不易愤怒、焦躁的祕诀。
生气时有人会说:「我已经气到失去理性了。」
失去理性自然无法冷静,也无法客观的检视自己,心理学所说的解离能力也就降低了。
而透过写字,就可以提高解离的能力,并客观的自我检讨。只要把状况写出来,就不会陷入气到忘我的窘境。
钝悟:书写不是打字,它就是动笔写。
生气时离开现场,但别扭头就走
心理学上有解离,当然就有意思正好相反的「联结」(Associate)。
而心理学上就延伸为意识深陷在情绪当中,就无法客观观察自己的状态。
简单来说,就是感情用事或随情绪起舞的状态;例如忘我的大声斥责他人,或失去理性、容易暴怒。
一旦出现联结的情况,就会出现以下这些不好的影响:
⑴ 视野会变狭小。
⑵ 听不进对方的话。
⑶ 失去冷静的判断能力。
结果就会破坏了原本圆融的人际关係,弄僵了现场的气氛,甚至把问题搞得更複杂、棘手。
因此,避免被情绪搞得鸡飞狗跳,最重要的方法就是,要让自己的意识和愤怒等负面情绪切割,也就是解离,并离开现场。
问题发生之后,若仍然无法遏止怒气暴冲,就要试着离开现场。像是可以上洗手间,或到顶楼天台透透气,甚至不妨外出,暂时离开公司。
换言之,远离与你争执的对象、令人愤怒的场所,自然而然就可以和负面的情绪切割。
钝悟:「让我冷静一下。」
本文出自《钝感力:为那些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的人,找到救赎》大是文化出版
【看更多请到博客来】